轉載 乳牙幹細胞之未來應用

除了臍帶血、脊髓可培養出幹細胞外,中興大學與牙醫合作,從牙齒中培養出幹細胞,且已證實用於人體牙周病治療、皮膚燒燙傷、醫學美容與動物神經修復都有很好的效果;牙醫界也成立國內第一家牙齒銀行,為民眾儲存牙齒幹細胞。

 國內自體細胞治療牙周病的牙醫,去年開始與中興大學幹細胞及組織工程中心進行合作,發現在牙周韌帶、牙髓、牙齦以及萌牙中的牙根尖四種組織都可分化出幹細胞,這樣培育出的幹細胞活化程度非常好,更勝臍帶血與骨髓幹細胞。

 

從口腔組織培育的牙幹細胞活性強,在牙科已發展出「立可種」的技術,也就是把牙齒拔下,將牙尖根發炎物質清除後,再種植回齒槽骨中,半年後牙即可恢復正常功能,用以治癒牙周病。

 另外,以自體牙幹細胞製成人工皮敷料,證實有助於燒燙傷患者傷口癒合再生,而以牙幹細胞製成營養液,塗抹在皮膚上可讓皮膚更具光澤,也可有效消除皺紋、眼袋,成為醫學美容的新利器。

 最令醫療團隊振奮還是,最近透過動物實驗,發現牙幹細胞用的動物實驗,初步證實可修復老鼠坐骨神經。

 國內醫療團隊也計畫與美國南加州大學合作,以在美國「國家衛生研究所」乳牙幹細胞研究為基礎,將幹細胞用來治療絕症,可運用在帕金森氏症、阿茲海默症、乙型糖尿病、脊椎受傷,甚至癌症和心臟病等疾病的治癒。

  除了成人牙幹細胞外,六到十二歲小孩的乳牙更含有相當珍貴的幹細胞,成立牙齒銀行就是希望利用孩童的乳牙培育出幹細胞予以儲存,並做為未來疾病治療之用,除了到牙醫診所拔牙儲存,掉下的乳牙只要以牛奶儲存,在廿四小時內送到提供技術的診所,就能夠儲存再用。

 牙齒幹細胞儲存費用是依培育細胞多寡計算,一顆牙費用從八到十五萬不等,保存年限廿年,和臍帶血一生只能儲存一次相較,牙幹細胞可多次儲存,取得容易,不似脊髓幹細胞必須以侵入方式取得。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