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的 茱麗葉 – Alfa Romeo New Giulietta

近日來,好萊塢的熱血動作電影 玩命關頭 6 在台上映,蔚為風潮,劇中有相當多的車輛競技場面,令人大呼過癮

而在美式肌肉重砲的環伺之中,劇末出現了亮眼的義系鋼砲,搶足了鏡頭,令人難以忽視

是的,他就是今天的主角,Giulietta

原廠代號 ( Type 937 ) 的 Alfa Romeo 147 由2000年生產至2010年,在歐陸最競爭的 Small Family Car 級距中,全車系一共銷售了約58萬台,對於 Alfa Romeo 而言,也算是熱銷長青車款

然而強敵環伺,Alfa Romeo 原廠苦於長期虧損資源不足的情況下,終須奮力一搏,在2010年日內瓦車展發表後繼車款,代號 ( Type 940 ) 的 New Giulietta

在Alfa Romeo 的歷史上,Giulietta 以雙門coupe 形式的 Giulietta Sprint 車款 ( TYpe 101 )首度現身於1954的Turin 車展,當時以絕美外觀與優異性能在歐洲車壇打響名號,

之後 Giulietta 車系增列四門 Berlina 房車r及敞蓬 Spider 款式,成為當時 Alfa Romeo 的銷售主力,一直到1965年之後由 Giulia 車系接手,

後來在1977 年,由 Alfetta 車系改良而來的 Nuova Giulietta ( Type 116 ) 再度冠上此名,事隔三十年,Alfa Romeo 放棄 75, 90, 155, 156, 147… 等等的數字命名規劃,先由 Mito 現身,之後象徵 Alfa Romeo 光榮招牌的 Giulietta ,再度出現

雖然說是147後繼車款,但是終於擺脫自 155 以來一直延續到147, GT 的 Fiat 萬用底盤 Tipo Platform ,改用全新開發的 Fiat Compact Platform ( C-Evo ) ,

此款新底盤定位在小型車及中型車尺碼,強調高剛性,基本配置為橫置引擎,前輪或四輪驅動,前麥花臣後多連桿懸吊設計,除了Giulietta 為第一款使用此底盤開發之外

預計將來 Fiat, Alfa Romeo, Lancia , Chrysler, Jeep 等同門師兄弟都會共享資源

 

盼了好久,總算盼到後繼有人

此部Giulietta 之車主為多年好友,當初2010年甫一發表就整個對 Giulietta 醉心,可惜國內新任總代理遲遲不見蹤影,因此在去年底得知貿易商已經引進此車款之後,火速下訂

年初抵台之後,通過繁瑣的驗車認證程序,終於等到上路的時刻

 

雖然為147之後繼車,為了因應市場潮流,還是作了尺碼適度的放大 ,車長由 147的4223mm 增加約130 mm 到 4351 mm , 算是最明顯的放大

其他如車寬 由1729mm 擴至1798mm , 車高由1442mm 增至 1465 mm ,都已經逼近前一代156的尺碼

 

Alfa Romeo 旗下各式車款,總是有著獨特的美感與設計,能夠汲取目光焦點,就算新舊交融,也不嫌突兀

 

這個角度可以明顯看到,Giulietta 的車頭線條豐腴許多

 

由側面觀,兩部車在前後軸之間的線條,可以說是完全的傳承,最令人欣慰的是,159上面被捨棄的獨特後車門C柱把手再度出現

 

Giulietta 車尾多了一小截鴨尾,上擾流板也完整復刻

 

朦朧之中的相遇,再忘不了你的美

 

自Mito問世以來,將 Alfa Romeo 的市售款家族造型帶往全新的世代,此款 Giulietta 一樣承接限量超跑8C Competizione的設計元素,延續傳統的盾形橫柵鍍鉻水箱護罩,並配合車身尺碼更改頭燈設計,並加入內側日行燈的排列,除了辨識度更上一層樓,也跳脫 Mito 可愛的模樣,展現出新世代的氣勢

側面流暢的線條與147如出一轍,,延續了 Alfa Romeo 一向的流線跑格,雖然只是掀背車,確有著雙門跑車的外型基因

只能說,長久以來的設計功力,一旦出手,就讓所有競爭對手黯然失色!

 

這個角度觀來,車頭造型飽滿而流暢,尤其引擎蓋上的兩道肋線,聚焦在前三角盾牌上

在前車的後照鏡裡觀來,展現出威猛的壓迫感,不得不屏息讓道,目送而去

 

 

車尾的造型雖然一樣流暢,但是有人覺得稍稍少了原本 Alfa Romeo 的味道,尾燈組反而有類似VAG集團的味道

 

但是一旦尾燈亮起,立刻讓人眼睛一亮,這樣的設計巧思,哪裡是德國人模仿得來?

就算塞在下班的車潮中,遇到這樣的光景,應該也會會心一笑吧

 

 

掀開引擎蓋,新世代的Alfa Romeo 都已經將開口加大,方便檢修

 

這就是茱麗葉的心臟,小小一棵,卻不含糊 ,  MultiAir Turbo Benzina 宣告了性能血統

Giulietta 的汽油引擎配置共有三種,1.4 TB, 1.4 TB Multiair & 1750 TBi

基本款的 1.4 TB 只有 120PS@5000rpm , 經過 MultiAir 加持之後,宛如吃了大補丸,馬力瞬間暴增將近50% 來到 170PS@5500rpm , 扭力250Nm/2500rpm

而性能QV ( Quadrifoglio Verde ) 版本的 1750 TBi 可達 235PS@5500rpm, 今年度Alfa Romeo新星 4C 即是採用此顆引擎

相對於其他車廠的引擎新科技,Fiat 集團的獨門武器 MultiAir 可謂相當另類,採用每缸獨立液壓閥控制氣門開合度,避免舊款引擎設計上凸輪軸在馬力扭力與經濟排污上的設計兩難

也造就了優異的馬力容積率,及相較於傳統四缸引擎更佳的油耗,再加上配合Start & Stop 靜止自動熄火系統之下,原廠綜合油耗可達 17.2km/l , 這是馬力相近之下傳統2.0四缸引擎難以想像的境界

 

 

此款頭燈擺脫之前 Alfa 車系遠近燈橫置擺設的慣例,大膽的採用類鵝蛋型設計,內側直排LED日行燈,展現霸氣

此車尚配備主動轉向式 HID 頭燈,在彎道時提供更好的照明辨識度

 

 

車側的流暢線條,後照鏡與147的鵝卵石造型不同,偏向梯型,增加剛硬的氣息

後車門把手隱藏在C柱的獨特設計,常常讓人有三門 Hatch 的錯覺,視覺焦點停留在精緻的鋁合金前門把手

 

很少在Alfa Romeo車上看到原廠配置視覺上這麼複雜的鋁圈,不過越看越好看,只可惜新一代Alfa 的輪圈全部改成5孔110規格

好處是改裝圈比原本的5孔98好找,壞處當然就是舊有車系無法流用

此車配置225/45/17 Pirelli P7 ,實際上路覺得稍稍有點抓不住,建議車主之後升級更高階的胎皮

 

不管從那個角度,總是有不同的驚喜

為什麼別家作不好的折線,在義大利車上就是這麼迷人

 

這個車尾角度看來,跑格十足,之後如果改裝多尾管或後大包,應該有十足的視覺震撼

尾門上的小鴨尾,除了視覺效果,也增加高速的穩定性,省去改裝的荷包

 

 

與147車尾造型最大的差異,就在這個小鴨尾及尾燈變化

 

兩個世代,一樣不變的經典腰線

 

相當俐落的車側方向燈

 

流暢的車側把手,精緻的工藝,讓每次開門都成為一種愉悅

 

不同於以往在車尾側邊的銘牌,直接在LOGO之下驗明正身

 

大角度的尾門開啟,對於機械停車位來說需要相當的注意,不過拿取物品的方便性不容忽視

尾門上內面雙側都有把手,方便拉下尾門關閉

 

行李箱空間似乎比147大一些,底面平坦,方便置物,也有開口通至後座,方便載運長條狀物品

 


翻開行李箱底板,沒有備胎配置,只有一些隨車工具,好在台灣道路救援非常便利,有些狀況發生時,可以第一時間脫離現場


跟Mito 一樣,在行李箱中配備照明及車用電源接口。安置在這裡,對於輪胎打氣機或是車外緊急照明等等增添很多方便性。

 

 


如此漂亮的車鑰匙,融合了Alfa Romeo 傳承的盾狀造型,將會是掌心發汗的炫耀品

 

 

進到車內,基本上是熟悉的配置,不會錯認的,Alfa Romeo Style

三幅多功能方向盤,除了提供激烈操駕時的就手,也在行車時提供許多方便的調整選項,中央的艷麗廠徽,讓多少人終身迷戀,再無貳心

只可惜個人覺得中央部分過於肥厚,破壞了視覺上的整體平衡

 

延伸到乘客座的飾版,是比較不一樣的嘗試,除了增加質感,也讓車室空間活潑了起來,不再死板

 

 

中央儀表延續了Alfa Romeo 的雙眼式傳統,左方時速表,右方轉速表,中央置入燃油容量及水溫資訊,下方為可提供豐富資訊的旅程電腦,紅色文字的設計,增加 操駕時的視覺享受,也避免外界光線干擾判讀

 

比較一下 147 的駕駛座配置,基本上沒有太大的不同

 

所有按鍵配置都十分就手,簡潔易懂,也考慮到美觀的因素

臨時停車警示燈按鍵移至出風口中間,相當就手,與按鍵兩側風量調整旋鈕的結合,更是一絕

 

反觀147的配置,雖然一樣方便就手,但是設計上停留在較傳統的思維

不過,音響下方難得出現在Alfa車上的隱藏置杯架,在Giulietta車上又沒得放了

 

 

現在車廠為了美觀與造型,都是提供特製的一體成型式音響,依照慣例,應該都是出自德國藍點Blaupunkt 之手

附有單片裝CD,在副手座手套箱裡也有USB外接槽可以外接mp3隨身碟,操作直覺,音質不差,配上方向盤上的控制系統,也避免行駛中調整的潛在危險

如果對此音響不夠滿意,目前在市面上也已經看到改裝飾版可以改裝 1 Din 或 2 Din 音響,甚至還可以選配音響連接線,不用捨棄方向盤控制的功能

音響下方的控制按鈕分別控制前後霧燈,Start&Stop怠速熄火系統,車門中控鎖,及頭燈轉向系統,由以往的平面設計改成小型把手,除了美觀之外,也方便按壓

 

 

實用的左右分區恆溫空調系統,清晰易用,採用轉盤方式控制車室溫度及風量,更是比 其它車種用按鈕控制人性直覺許多,不過147上的風量顯示在Giulietta上改用燈號

辨識度會差一點

 

147 的音響與空調配置,音響已由車主改裝blaupunkt 藍牙電話系統

 

排檔桿頭的質感令人有點感冒,改裝品在向你招手了…….

Giulietta 除了 1750TB QV 只配備六速手排之外,1.4 TB 有手排及TCT 乾式雙離合器六速自手排變速系統可選

對於不熟悉手排系統或是都會區走走停停路況的Alfa Romeo 愛好者而言,真是最大的福音

TCT系統看起來配置與一般自排無異,不過手動模式的進退檔與之前的Selespeed恰好相反,初次接觸,需要時間習慣一下

 

這就是全新世代Alfa Romeo 車系上創新的 D.N.A 系統 ( Dynamic 運動化模式 – Normal 一般模式 – All weather 低磨擦路面防滑模式 ) ,D.N.A系統可針對引擎輸出、煞車系統、轉向系統、電控懸吊系統和變速箱等進行調整,以因應不同的駕駛狀況,提供最適當的操控調性,並配合Q2電子差速器、VDC車輛動態控制系統、ASR防滑、CBC彎道煞車控制系統、DST動態轉向扭力輔助系統等主動式安全配備,在不同的路況及緊急情況下,提供最穩當的駕駛安全

實際上路,只消用指頭輕輕一推,明顯的差異,宛如換了另一部車,留待後續再述

 

前車室室內燈,應該是為了符合進軍美洲的安全標準,五個座位的安全帶燈號全部配齊

 

跟147相同配置的門把及電動窗與後照鏡開關,底下一樣有側門置物箱

 

後門把的簡潔設計

 

中央扶手翻開後,在手煞車旁邊有兩個置杯架,但是口徑太小,反而市面上很多瓶裝飲料放不進去….義大利人你又來惡搞了

 

中控台中央上方,在國外可選配多媒體影音導航系統,本車為小型收納空間

 

副手座手套箱,空間不大,導入冷氣出風口,因此很雞婆的有三個飲料架可以保冷

上方為音響外接USB的接口

 

後座空間與147相仿,原廠皮椅上有網狀防滑格紋,皮質柔軟,支撐力良好,不過後椅背角度較直,需要考慮到長途旅行的舒適性

後座中央扶手拉出後,可伸出兩個置杯架,後方有活動障版,打開後直通行李箱,方便載運長條狀物品

若需裝載較大物品,行李箱也可以6/4分離,增加實用性

 

此車並未配備電控座椅,但是附有座椅加熱系統及電動腰靠調整系統

有時候義大利人對於某些配備的思維,真是令人摸不著頭緒

 

路試

Alfa New Giulietta 46

東摸西摸拍照了一陣子

趁著好天氣該來兜兜風吧

假日的午後,路上出遊的人車不少

147 伴著 Giulietta 在車陣中穿梭,紅白交接,完全吸引所有人的目光

看著一些疑惑或是羨慕的眼神,不論哪一款 Alfa Romeo , 混雜在車陣當中,永遠都是鶴立雞群,擁有最多的注目

這就是 Alfa 的魔力,不管識與不識,吸引依然。

義大利人對於車身線條的雕琢,每每值得讚嘆的窺視,也往往讓其它的車輛相形失色。或許這只是情人眼裡出西施的一廂情願, 然而許多深度蛇毒沈溺者,往往耗盡千金,只求一生相伴。

這是事實,也是車界難解的神話

 

往郊區重劃區開去,動力模式切在 Normal , 縱然外面車水馬龍,車室內十分安靜,只有細細的空調作動聲,引擎聲浪也不甚明顯,

方向盤輕手,方便在市區車陣中穿梭,TCT切在自動D模式,換檔時除了看到轉速表指針擺弄,幾乎毫無震動,比原本 Selespeed的頓挫感好上太多

切在手動模式前後切換,反應迅速,感覺比Selespeed更快,也難怪同車款的0-100加速,TCT硬是比6速手排快0.1 sec , 果然雙離合器就是未來變速系統的主流

行車時路感一樣清晰,但是懸吊偏舒適取向,需要超車時油門稍深,加速感並不明顯,顯然170匹馬力並未完全發揮,這,不像是我認識的 Alfa Romeo

 

進入穿越鐵路下方的車行地下道,前方一整段淨空

把DNA按鍵往前一推,進入Dynamic 模式,變身了,真的是一瞬間的事,方向盤握感加重,電子懸吊調硬,路感超級清晰,

油門一踩,轉速指針因降檔而重甩,瞬間的推力出現,音浪爆開,迴繞在整個地下道中

前進的感覺與以前熟悉的渦輪車不同,沒有狂爆難以控制的加速力道,引擎聲浪很輕鬆的把轉速推向斷油邊緣

紅燈在前,踩下煞車,非常明確的回饋,卡鉗緊緊的夾住碟盤,穩當的降速,非常令人驚訝的制動能力,降速很明確,又不會像早期156一般神經質的車頭下沈

很多時候, Alfa Romeo 的造車理念,總是替你想到很多細微的需求,也減少了後續改裝的必要

靜靜的,等待紅燈倒數,陽光斜斜的照著

想起第一次擁有 Alfa Romeo 的那一天,也是這樣握著方向盤,心裡止不住的笑

十多年過去了,試過十幾款不同的 Alfa Romeo , 那樣個性鮮明的車,如果配上愛他的車主

每個晨昏,路上的奔馳,應該,都是一種滿足,所以,蛇毒難解,果然是一件需要嚴肅看待的事

瞇著眼睛看著綠燈亮起,靜止起步沒有意料中的彈射,甚至會有比147慢的錯覺,直到轉速突破3000rpm ,屬於這顆引擎 的大口呼吸才是重點

原廠 0-100 km/h 7.7 sec 的數據想來不是誇浮,絕對比 147 2.0 TS 的9.3秒快上許多,受限於Giulietta 車重突破1350kg, 如果能適度輕量化,必定能有更佳的表現

小排氣量渦輪增壓的引擎一向難以調教,我想 Multiair 確確實實掌握到了動力的秘方

靜如處子,動如脫兔 , DNA 是人類難解的最大秘密,而 D.N.A 讓新世代的Alfa Romeo 兼顧性能,節能,與安全

 

在重劃區中的棋盤格道路穿梭,視野無礙的九十度直角彎順著車速變化動態

如果我是Giulietta車主,應該沒什麼機會把動態設定切在 Normal type, 將會失去不少行駛的樂趣

但是如果一家老小出遊,這又是最好的選擇,不至因劇烈操駕令人反感暈眩

切到Dynamic 模式過彎,全新的底盤設計與147相比毫不遜色,一樣精準的控制角度,路面回饋完完整整的傳遞

電子式 Q2 差速器讓彎中推頭減輕,補油的樂趣十分,很容易抓到出彎角度,信心十足

唯一不足的感覺是配胎 Pirelli P7 遇到細微砂石抓不太住,會發覺電子系統及時介入

就算提高速度也是游刃有餘,隨心所欲

彎道是 Alfa 的故鄉,絕對會是一直不變的造車哲學,奉為圭臬

 

對於 Alfa Romeo而言,百年來堅持著許多難以解釋的傳統,冠上固執也不為過,而這 樣的固執,除了造就一些歷史上的傳奇車款,也讓這家車廠陷入風雨飄搖的窘境,

不計成本的用料,配上義大利人散漫的天性,反映在極佳的車輛本質,卻是令人詬病耐用度的奇怪搭配,

除了引來一堆惡名,卻也吸引了一群獨特的Alfisti, 迷戀在所謂的義大利魔蛇嘴裡,在道路上的極限快感與出入保修場之間,始終不悔。

而前幾年與 GM 的策略聯盟,看似雙輸,卻也因為資源共用,讓Alfa Romeo 得以在如此困頓的環境下,還有新的生力軍可以繼續作戰。

之後轉進Chrysler集團,雖然暫時看不到明顯的益處,但整體品質與用料的提升。在價格戰上沒有任何優勢,卻也扭轉了之前的壞品質形象。

 

夕陽即將西下,兩部 Alfa Romeo 的影子拉個老長

新與舊,一樣迷人,一樣堅持

把147 鑰匙交換回來,看著老友滿滿的笑意,

一個他等待兩年多的夢,如今成真

一切的努力,換來這般的獨特與唯一,就算只入手幾天

蛇毒已經迅速發作

 

欣賞的人群群疊疊,能真正入手的註定少數

全台灣僅僅的兩部 Giulietta ,稀有中的稀有,只需要一點點決心,卻不需傾家蕩產

當絕美白色身影閃過不及追逐

請不要忘記

追    自己的夢

Tags: , , , , , , , , , , ,

4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