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aham Oversized

(閱讀全文…)

1/18 Alfa Romeo Montreal V8

 

Alfa Romeo 於1967年加拿大蒙特婁車展中首度展示了由Bertone 設計工作室的Marcello Gandini 所設計的Montreal概念版本,

由於曾經設計出 Lamborghini Miura、Countach與Diablo,Lancia Stratos、Fiat X1/9、Citroen BX以及第一代的Maserati Quattroporte等等,

Gandini 當時可以算是如日中天的設計大師, 也因此,

有著特殊的掀蓋頭燈設計、車窗形狀、引擎蓋上的倒三角氣壩與C柱上的醒目散熱閥等等設計元素,

Alfa Romeo Montreal 也站上了車壇經典的舞台。

概念版本的 Montreal 底盤來自於 Giulia Sprint GT , 而配置了 Giulia Ti 的 1600cc 引擎。

 

1970年Montreal量產車型於日內瓦車展現身,車型為雙門2+2座,後輪驅動,配置來自於 Tipo 33 Stradale 的2593 cc V8噴射引擎,這也是 Alfa Romeo 首次將八缸引擎配置於量產車上

最大馬力200hp,0-100km/h 加速 7.4 秒,搭配五速手排變速箱,極速可達 220km/h

直到1977年停產前,總計銷售了大約4000輛,留存至今,都是收藏家車庫裡的珍藏

 

(閱讀全文…)

1/18 Alfa Romeo Alfetta 2000 GT Veloce ( GTV )

 

Alfetta車繫於1972年上市,原先只有四門房車 Sedan 車型,之後由Giugiaro/喬治亞羅設計了雙門的Coupe車款,在1974年推出時稱為Alfetta GT,兩種車款,採用相同的機械結構與底盤。

Alfetta底盤設計可以算是歐系車的經典之作,前輪採雙A臂設計,使得車輛在過彎時,保持輪胎與地面垂直,獲得最佳的貼地性。

後輪則為特殊的戴迪翁式De dion 設計,懸吊橫向連桿掌握過彎時的左右側傾,加強極限過彎的穩定性,其中後懸吊更巧妙地將後輪煞車系統、差速器與變速箱整合於後軸中央,

在前置引擎、後輪傳動的架構之下,車身前後配重達成50:50的完美比例,也使得Alfetta具有超高水準的動態性能與平衡性。

 

雙門的Alfetta GT車系,在1976年GTV2000車系問世後,泛稱GTV車系,事實上應該有GT1600、GT1800、GTV2000等等車名差異,

之後1977年為了強化動力,導入了具有雙化油器/四喉燃料供應系統的2.0升引擎,動力輸出122bhp。

 

這個底盤設計從Alfetta出現後延續到GTV車款,之後出現動力更為猛暴的GTV6 V型六缸車系,隨後也由相當經典的Alfa Romeo 75車系繼承。

 

(閱讀全文…)

Italian Passion 2010

長著四個輪子的東西,通常叫做車
大部分,它是一種提供移動能力的交通工具
但有些時候,它也可能是一種寵物,競速工具,甚至,是一種藝術品

常有人問,我的職業,跟車扯不上一點關西
怎麼會,因為買了一部車,認識了一群人,最後甚至弄出了一個專屬的車隊網站,交了一大群有著一樣狂熱的朋友?

 

(閱讀全文…)

1/43 Alfa Romeo 車模博物館 2010年九月進度

自從四月做個整理,轉眼間半年又要過了

收集到了後期,仔細整理之後,依照這幾年收集的資料,將全世界 1/43 Alfa Romeo模型收集齊全,大概只剩一百部稀有的模型還沒入手

只是越到後面越難尋獲,也只能抱著隨緣尋寶的心態慢慢等待

這個月因為車輛大爆滿,因此又訂做了新的展示櫃

空間比較充裕的情況下,終於能更加有系統的分門別類整理

日子還長的很,也感謝老婆對這般傻勁的全力支持,以及所有朋友的熱心協助

玩物而不喪志,生而有涯,而收藏無岸!

 

(閱讀全文…)

Minolta / Sony AF 鏡頭 對 nex E 轉接環

自從一頭栽入Minolta 的單眼相機世界,前前後後居然快要把 Minolta AF的鏡頭摸過一圈。

雖然後來被迫進入 Sony 單眼機身的懷抱,也還是習慣 Minolta 的鏡頭調調

後來精簡裝備,也留了十顆左右的鏡頭,只是機身換成 A850 之後,配上鏡頭的重量,實在是增加帶出門隨拍的難度,

一般的DC實在是對於畫質非常感冒,加上去年開始 EVIL 小型無反光鏡相機崛起,

先是入手了 Panasonic GF1,後來換成 Sony NEX5 ,輕便歸輕便,然而少有的鏡頭選擇,總是少了一味

 

雖然說為了安撫Minolta / Sony 的原先用戶, NEX 也出了轉接環,只是高昂的售價跟不能自動對焦的雞肋,一點都不想買

還好新的北港香爐頗受歡迎,各式各樣的轉接環全部出爐,在 eBay 上找了副廠的 Minolta AF to NEX ,香港出貨,含運費才 USD 50

 

(閱讀全文…)

Damon Hill 1/43

Damon Hill 的 F1 生涯起步於Williams車隊,當 1994年 Ayrton Senna在聖馬利諾站喪生,隨著這個打擊, Williams整個車隊的士氣跌到了谷底,此時Damon Hill從車隊的測試車手晉陞為正式車手,彌補了Ayrton Senna留下的車手空缺。當年在車手冠軍的爭奪戰,只有他能成為Michael Schumacher的威脅,這也讓車隊重新恢復了信心,儘管Damon Hill當年與 Michael Schumache 的正義車禍讓 damon Hill 沒能奪得車手總冠軍,但至少讓Williams拿下了車隊總冠軍。

1996年車隊戰力好轉,IndyCar總冠軍Jacques Villeneuve加盟Williams,Damon Hill在這一年裡除了四次輸給Jacques Villeneuve之外,在其它比賽中都戰勝了他的隊友,Damon Hill最終贏得車手桂冠,Jacques Villeneuve以些微差距緊隨其後,他們聯手幫Frank Williams拿下了第八個車隊冠軍獎盃。

之前其實沒注意到 Minichamps 出過賽車手人偶,偶然發現,才覺得有趣

 

(閱讀全文…)

1933 Alfa Romeo P3 Tipo B Hill Climb 六輪版

Alfa Romeo P3 Monoposto 又稱 Tipo B
為1932-1935年參與 Grand Prix 賽事車輛
1932年以 Alfa Corse 參賽,1933/1935 改掛 Scuderia Ferrari,
也因此後期車身塗裝出現著名的 Ferrari 躍馬
配置六缸機械增壓3000cc引擎,車重僅700 kg
參賽期間共贏得46戰冠軍,為早期Alfa Romeo 最有名戰駒之一

此模型為登山賽 Hill Climb 版本,非常少見,由義大利的 RIO 所製作

與其他 P3 版本最大的差異在於後輪兩側各兩個輪胎,也稱為六輪版 P3

 

(閱讀全文…)

1/43 Alfa Romeo Giulia SS 1963

Giulietta是Alfa Romeo 近百年歷史上最傳奇的車型之一,在六零年代,以紮實的設計與技術,不僅代表Alfa Romeo 在車壇的一席之地,也可以稱做是意大利造車工藝的一時輝煌。

其中為賽事而生的Giulietta Sprint Speciale 一共生產了1252台,由 Bertone所設計,延續 BAT 車系的流線造型,由 BAT 9 實際化為量產車現世

一開始拿到這部車的時候,以為車型標錯了, 這看起來跟 Giulietta Sprint Speciale 一樣,怎麼會標為 Giulia Sprint Speciale? 仔細查閱資料才知道,在 Giulietta Sprint Special 的後期,將 1300 cc的引擎換為 Giulia 車系所配置的 1570cc 直列四缸引擎,因此改名為 Giulia Sprint Speciale , 車身外型沿用,沒有太大的更動

 

(閱讀全文…)

烈燄武士 Brera 3.2 Q4

在台灣開著 Alfa Romeo , 除了滿足一下拉風的快感,更有別人沒有的孤兒待遇,

好不容易盼了好多年盼出一個總代理,可惜剛愎自用,不能體察民意,早早下課

還好大家習以為常,維修保養零件自成體系,雖然稍稍不方便,也還過得下去。

對於已經享受追風快感的人來說差別不大,然而對於門外急著敲門的人而言,根本沒有選擇。

就算能接受中古車,也是一堆老態龍鍾的十年老車,之前總代理區區數十輛的新車款進帳,想排都排不到邊

路不轉人轉,至少義大利那個好不死的車廠還沒倒,就算年銷量萎縮到跟 Porsche 一樣只剩十萬輛,還是自己玩得很高興

 

(閱讀全文…)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