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鬆症患者,拔牙植牙請小心

一名婦人八個月前拔除下顎臼齒,手術後的傷口,不僅未能痊癒,甚至發炎化膿,經醫學中心檢查,發現下顎骨局部壞死,追根究底,長期服用雙磷酸鹽類骨質疏鬆藥物,而產生如此嚴重副作用。

台大醫院口腔顎面外科表示,最近兩年已經陸續收治了約40名因為長期使用雙磷酸鹽類骨鬆用藥,以致顎骨壞死,有人甚至連上顎骨都壞死,上排牙齒全部必須拔除。

一般而言,拔牙之後的傷口,會在數週至幾個月內逐漸痊癒,骨頭生成會回填缺損,但最近兩年多來,卻增加顎骨壞死的個案,經過進一步研究,都與服用雙磷酸鹽類骨鬆用藥有關。

治療骨鬆疏鬆,必須先破壞,再建設,而雙磷酸鹽藥物則是負責破壞部分,抑制噬骨細胞的作用,但如果長期服用,可能導致造骨細胞功能下降,導致骨頭壞死。

一旦服用這類骨鬆藥物,患者拔牙,或是接受植牙手術時,部分的民眾就會產生顎骨壞死,拔了牙齒之後,原本的傷口,始終無法痊癒,留下一個大洞。

若顎骨壞死情況嚴重時,導致口腔與鼻腔之間產生瘻管,連喝水、喝湯,都可能嗆到鼻子,苦不堪言;最嚴重的是,下顎骨整排壞死,牙齒必須全面拔除。

此外,對於乳癌、攝護腺癌轉移至骨頭的患者,一旦接受雙磷酸鹽藥物的靜脈注射來治療,所承受的顎骨壞死的風險更高,病患一定要提高警覺。

如果口服雙磷酸鹽類骨鬆用藥超過三年,在接受拔牙或是植牙等具有侵入性的口腔手術之前,一定要告訴醫師,一般建議,應該先停藥三個月,再進行口腔手術,如果骨鬆患者需要拔牙或植牙,可以選擇其他藥物,如造骨促進劑,以降低顎骨壞死的風險。

Tags: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