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amakura ] 2008 東京之旅 近郊篇 鎌倉湘南
今年年初到大阪旅遊,一時興起往京都跑了一趟,千年古都給人的驚豔,還真是令人難以著迷。
總不能每天都待在東京的摩天樓裡瞎拼,因此安排了東京周邊的古都之旅 … 鎌倉
鎌倉身為日本三大古都之一,是日本鎌倉時代(1185~1333)的政治中心,也就因為第一任幕府將軍源頼朝以此為根據地建立政權,讓日本的政權從天皇轉移到武士的手上 也讓武家政治延續了將近700年
除此之外,鎌倉境內有無數的大小寺廟,也是日本的佛教聖地,境內幾座大型佛寺幾乎都屬於臨濟宗,為禪宗五大派別其中一支,據考證發源於一千多年前的中國,12、13世
紀時傳入日本,鎌倉幕府時代是臨濟宗的全盛時期,信徒眾多,歷久不衰。
交通指南
事先規劃,選用了 JR + 江之電 一日套票,
在JR車站的販賣機即可購買
由池袋出發,可選用 JR 湘南新宿線,事值上班時間,山手線中央線擠滿了人,還好湘南新宿線到了新宿之後才開始客滿。這次的班次遇上急行電車,因此約半個小時路經橫濱之後,約五十分抵達大船站
由大船站轉JR橫須賀線往逗子方向,不到十分鍾就抵達今日的第一景點
北鎌倉
円覚寺為
鎌倉五大著名禪寺─『鎌倉五山』的第二位,就座落在北鎌倉站旁,一出站往左走就可以看到入口,可說是所有鎌倉寺廟中鐵路交通最方便的。七百多年前,日本擊
退二度來犯的蒙古軍隊,為了悼念戰事中雙方喪生的士兵,而在1282年建立本寺。円覚寺屬於臨済宗円覚寺派大本山,為典型中國佛教寺院式樣,其中舎利殿
(國寶)是鎌倉最美、最古老的中國建築,可惜每年只有開放兩次,不得其門而入。此寺沿山坡而建,建物周邊都是高聳的古木環繞,相當清幽,整體保存也非常良
好,也許不是假日,遊人不多,在園中四處漫步,發思古之幽情。
漫步中還剛好看到寺內練習弓箭的狀況,一舉一動,宛如舞蹈般的律動,其中更帶著嚴謹的心情,就是這份專注之心,讓許多東西都能在日本發揚光大。
円覚寺周邊其實還有相當著名的寺院如建長寺,明月院等等,根據一般旅行規劃,可以沿路逛著,然後步行至鎌倉,再參觀當地最著名的鶴岡八幡宮,只是這幾日在東京已經用腿過度,怕後續的行程無法順利接續,只好先行捨棄這些景點,回車站用套票直達鎌倉車站。
鎌倉
小町通
一出車站,左前方就是小町通,從鎌倉東口到鶴岡八幡宮為止,與主要街道若宮大路平行,是鎌倉最主要的商業區與觀光街道,這裡從地方特產食品店到鐮倉雕刻等工藝品店應有盡有,也有各式的西洋或日式餐廳。其中有趣的是很多以鎌倉大佛為造型的各式糕餅,可是我不想做出把大佛頭咬掉的不敬行為呀!
慢慢逛著,約末二十分鍾抵達此路尾端,接著往前一小段,就會遇到鶴岡八幡宮的側邊入口。
鶴岡八幡宮 http://www.hachimangu.or.jp/index2.html
鶴岡八幡宮可說是古都鎌倉的象徵之一,1191 年開創幕府的源賴朝在此位置上修建祭神殿,成為鎌倉的歷史與政教中心,作為包括江戶在內關東地區的守護象徵。
鶴岡八幡宮的主宮是雙層式樓門,兩邊迴廊和偏殿配對得非常華麗典雅,由於曾為政經中心,因此感覺上並不像寺廟,而像是古時候的宮殿,相當富麗堂皇。不過相較於剛剛的円覚寺,覺得較無建築的特色,建築物的佔地也小了一些。
雖然不是假日,不過遊客還是相當的多,尤其是正殿以及曾有淒美傳說的舞殿。不免俗的,又是跟巫女買了不少分送親友的護身符,每個寺廟都相當有特色呢。
離開宮殿後,順著殿前的表參道,就接到主要的若宮大路
若宮大路
若宮大路由宮前的巨大紅色鳥居開始,往南通往車站附近,當初興建做為朝拜鶴岡八幡宮的參拜大道,在鎌倉時代更是武士與公家專用的道路。兩側種植了近千株櫻樹,是花季的賞花勝地。兩旁商店林立,販賣各種工藝品及土產,人來人往非常熱鬧,車行狀況也相當擁擠。
在靠近車站附近解決了午餐後,開始了下午的長谷湘南之旅。
江之電
江之島電鐵,簡稱江之電,是鎌倉區域著名的觀光鐵道,沿途有相當多的景點。於1902年開通,至今已超過百年,也是著名的懷舊鐵道。當初是以路面電車的形式
營運,之後才改為專用路權的鐵路,因此有些路段仍然行駛在一般的街道上。路線後半段是沿著湘南海岸行駛,景色非常美麗,日劇裡很多沿海的美麗景色,都是由此取鏡。
長谷 江之電長谷站
長谷觀音
長谷寺是鎌倉歷史最為悠久的古寺之一。全名是海光山慈照院長谷寺,相傳於於日本天平8年(西元736年所創建,比幕府時代還要早了許多。寺內最著名的是木雕十一面觀音,高9.18米,為日本最大的木雕塑像。據傳此神像與奈良長谷寺的本尊採用同一棵樹木雕刻而成,因此也叫”新長谷寺”。
由長谷車站徒步而來,街上毫無繁華之景,只有鄉間的素雅。約末步行五分鍾,在往大佛的途中跟著指示左轉,長谷寺就在眼前。一進寺門就是一個雅緻的日式庭園,可惜現在不是花季,無法好好欣賞,順著階梯往上,有一塊小小平台,除了大尊地藏普薩之外,周邊有近千尊尺餘高的小地藏,莊嚴之心油然而生。
再往上爬,就到了正殿平台,正中就是觀音殿,進門之後,三層樓高的木雕觀音就在眼前,法相莊嚴,一時之間,彷彿年初在京都三十三間堂乍見千尊觀音的震撼,原來數大跟龐大,都是令人讚嘆的一種境界。尤其此尊觀音俯視眾生,雕工精緻華美,難怪是日本國寶級藝術極品。
正殿旁邊供奉七福神之一的大黑天,在日本相傳是祝福財運的財神。另一邊則是中國梁朝傳來的大經輪。古老的經輪裡面放滿了經典捲軸,只要推動旋轉一週,就可以增添福份,只是初次接觸,還真得要使出吃奶的力氣。
正殿平台的另一側,有一個展望台,可以遠眺海景
下來之後,看見不少遊客往另一個方向,好奇之餘,發現了此寺特別的弁財洞,山腹中挖出的石洞,裡面排滿了七福神石像,讓人可以一一朝拜,只是出口相當狹小,必須半蹲半爬才能出洞。
鎌倉大佛
出了長谷寺,繼續往大佛方向走,不一會,就到達高德院。
佛像高11.31米,重124噸。正式名稱是大異山高德院清淨泉寺阿彌陀如來坐像。佛像最初是七八百年前北條氏時代由木造完工,後來因颱風破壞,而在西元1252年以青銅鑄造重建,鑄成當時,佛像全身都鑲嵌上了金箔,非常雄偉,氣勢凌駕四方。後來因為西元1495年大地震引發的海嘯,導致整個佛殿摧毀,也因此大佛開始露天俯坐。可惜高德院的景點只有這一尊大佛,其它並無特殊之處。
江之島
離開大佛,開始往今日最後行程江之島行進,順著電鐵路線,夕陽準備下山,不遠處的海岸映照著光影,彷彿一個染金的世界。
江之島是周長約4公里、高60公尺的隆起小島,和陸地連接著一條長長的沙洲,長600 米的江之島大橋與陸地連在一起。
出了江之島車站後,步行約十分鍾穿過一條小街道,兩旁的土產店,衝浪店,很有墾丁的感覺。
之
後順著江之島大橋上島後,就可以看到江島神社的參道,直直地往山上延伸,道路兩側一樣是慣見的特產及海鮮餐廳。江島神社創建於西元522年,當時是祭祀海
運、漁業和交通等三個守護女神,但是現在神社內供奉的裸弁天是日本有名的 3
大弁財天之一。只可惜抵達的時間已晚,沒機會往上去參訪。江之島面海的後方也有一個有名的岩洞,是經過數千年海水侵蝕所形成的海蝕洞,據說洞內有浮世繪展
示以及一些石佛,此次也是無緣得見。
在四周的特產店逛逛後準備回程,剛好太
陽幾近落入海的一方,橋上站了許多人欣賞夕陽,遠方隱約露出山影,似乎聽到有遊客說著那是富士山,隨著太陽沒入海平面,山的剪影也越來越明顯,果真可以看
出富士山的輪廓,只可惜看不到白雪覆蓋的山頭景象。後來在網路上查詢,才知道要在這邊看到日落富士山,需要季節天氣天時地利的配合,算是運氣好吧,哈哈。
湘南單軌電車 (湘南モノレー)
看
完夕陽後,循著原路走回車站搭車,行程安排上改搭湘南單軌電車到大船。湘南江之島站在江之島站北邊50公尺,過了鐵道之後右前方有一個高架形式的車站,不
過不太明顯,需要注意一下才找得到。鎌倉江之島這一帶是靠海的山丘地形,很難順著地勢鋪設地面鐵軌,於是採用高架懸吊的方式來克服地形的問題,坐在車上,
離地面約末四五層樓的高度,是相當有趣的體驗。花費12分鍾就從江之島到大船,非常快速,可惜天色昏暗,無法詳盡觀覽遠方景色。
到了大船之後,在五號月台轉搭湘南新宿線,大約一個小時回到新宿晚餐,結束了今日精彩的旅程。
Tags: 鎌倉 長谷 江之島 江之電 大佛 八幡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