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ar ] Alfa Romeo 4C in Taiwan
自從 2011 年日內瓦車展, Alfa Romeo 在毫無預告的情況下發表新世代跑車 4C 概念車以來
身為品牌數十年來的第一部中置後驅的預備量產車,加上絕美的外觀,完完全全擄獲全世界愛車人的眼光
直到 2013 年日內瓦車展宣布量產車正式上市,除了大燈後照鏡及部分外型修正,其餘概念車上的碳纖維 Monocoque 車室設計
加上中置後傳的正統跑車配置完整保留,為小型跑車市場正式投下震撼彈
尤其是 4C 宣布由位於Modena 的 Maserati 工廠負責生產,更是額外的一種驚喜
2013下半年開放各家媒體試駕,獲得一面倒的好評,無論是絕美外型還是充沛動力,精準操控,再再展現出 Alfa Romeo 傳承百年的造車工藝
而聖誕節前後歐陸開始傳出少量交車的消息,台灣的數家貿易商也同步接受預訂
就在日本前兩週才轟轟烈烈的發表 4C 的新車之際
原台灣總代理濱江廠的艾發汽車已經協助引進了台灣首部量產車,新車入港的照片在網路上傳開之後
立刻引起了眾多愛車人的密切關注
Alfa Romeo 4C 的規格性能
車長 :3989 mm 車寬 :2090 mm 輪距 :2380 mm 車高 : 1183 mm
乾重 ( Curb Weight ) :895 kg
引擎 : 1,742 cc 直四 渦輪增壓
變速系統 :六速乾式雙離合器 TCT
馬力 :240 PS (177 kW; 237 hp) @ 6,000 rpm
扭力 :350 N·m (260 lb·ft)
極速 :258 km/h (160 mph)
0–100 km/h (0-62 mph) :4.5 seconds
側向加速度 : 1.1 g
火紅的布幔之下,永遠藏著一棵不羈的心
掀開蓋頭之後,果然是令人震攝的美型
不管從什麼角度,都有著無從挑剔的美感
車前相當動感的兩道折線,與廠徽三角盾連成一氣
展翅前行,前車由後照鏡中見此氣勢逼近,應該會紛紛換道讓行
車側線條,轉現勾勒的藝術,多一分少一分皆無法如此動人
車門打開後,側面相當厚實,但由於使用複合材料製作,並無想像中的沈重
車尾線條傳承老大哥8C的元素,展現家族精神的延續
面對這樣的車尾,後車應該不敢隨便造次挑釁
小巧的中置四缸渦輪增壓引擎,恰如其分
引擎飾版遮蓋,無法一窺究竟
可能由於減重因素,引擎蓋撐桿並未採用油壓機制
中置引擎跑車的置物空間,都算是製造商的恩典
車尾這個小巧行李箱,大概也只能放入稍大一點的登機箱而已
引擎蓋開啟角度相當大
五孔鋁圈經常配置在 Alfa Romeo 的性能車款上,啞黑色輪圈配上珍珠白消光車身,更是相得益彰
Carbon 碳纖維的燈殼,細看相當精緻
雖然量產車的這組昆蟲複眼大燈毀譽參半,但是其實個人相當喜歡日行燈開啟之後的模樣
宛如黑夜中的繁星
碳纖維後照鏡,跟概念車上原先的流線造型相比,這組後照鏡也是招致不少批評
車門把手及車門折線,可想而知,線條美感是設計師的唯一要務,至於增加多少製作難度,那完全不在考量之內
車側進氣口,與車門線條流暢接軌
車門開啟角度頗大,增加進出車室的方便性
跟曾經試駕過的 Lotus Elise 相較之下,4C 的門檻高度較低,比較容易進出
但是對於穿著短裙的女性而言,還是無法很優雅的展現
車門內飾版相當平整,無置物空間
相當特殊的皮製內把手
可見車架碳纖維部分及鋁製踏板
車室內裝相當簡潔不花俏,展現斯巴達般的駕駛精神
皮製座椅觸感柔順,包覆性相當良好,又不失舒適
中央控台配置類似 Giulietta , 但是更偏向駕駛者設定
所有按鍵旋鈕隨手可得,捨棄排檔桿配置,改由方向盤後撥片及排檔按鈕控制
在Alfa 量產車中少見的真皮平底方向盤,手感優越,足以應付任何激烈操駕
多功能中控螢幕,辨識度良好,可及時顯示多種行車資訊
螢幕底部顯示目前控制模式
除了目前新世代 Alfa Romeo 配置的 D.N.A 系統 ( Dynamic 運動化模式 – Normal 一般模式 – All weather 低磨擦路面防滑模式 )之外
4C 更提供熱血操駕 Racing 模式。可由 Dynamic 模式中另外開啟
完全偏向駕駛者使用觀念的中控配置,夜間辨識度也不錯
比較特別的是並未有恆溫空調,冷度風量及風向由三個旋鈕自行調整
由於此車進口時已經名花有主,基於新任車主惜車與低調的作風
當然不應在路上招搖試駕
然而試著發動引擎,整個地下室中迴盪著宛如超跑的聲浪
令人很難相信這只是一棵四缸引擎的配置
短短相聚的時間,除了心跳加速相機快門閃燈狂閃之外,
原來。夢中情車,除了像超跑一樣那麼遙不可及的等級之外
也可以有這樣值得努力的邂逅
Tags: 4c, Alfa romeo, edition, launch,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