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yoto ] 京都美食 鍵善良房

鍵善良房創立於享保年間(1716-36),至今約有將近三百年的歷史,是京都衹園四條通上非常有名的京和果子店

目前僅在京都有四條通本店,以及高台寺的分店

兩百年多來,鍵善良房以”菊壽糖”,節慶時使用的多彩糖果還有葛切甜點所聞名。

菊壽糖以日本最高級的阿波和三盆糖所製成,而由”吉野葛”所製成的葛涼粉(葛切、葛條)配上黑糖蜜或白糖蜜的甜點更是來店必點的逸品

 

(閱讀全文…)

[ Kyoto ] 嵐山嵯峨野トロッコ觀光列車

嵯峨野トロッコ觀光列車算是嵐山地區最熱門的景點

尤其在賞楓季更是一票難求,雖然已經請日本朋友提早預定,還是買不到票
根據網路上的教戰守則,選擇比較保險的回頭路,一早八點多搭JR山陰線大概半個小時左右到JR馬掘站
出站後左轉延著指標走路約十分鐘到トロッコ龜岡(閱讀全文…)

[ Kyoto ] 京都美食 – うふふBis

京都是日本美食薈萃之地,雖然可以照著旅遊手冊按圖索驥,然而許多隱身於巷弄的好料理,可都是在地人的私房珍藏
這次託由東京飛到京都與我們會合的日本友人 Taka 先生之福,認識了住京都的新朋友 Akari 小姐 ,

相約在京都最熱鬧的四條河原町,之後隨著她在由大路轉入小巷,之後左折右拐到僅容機車錯身的巷弄,正當懷疑油然而生,

巷底出現一棟竹條裝飾的建築 (閱讀全文…)

[ Kyoto ] 京都 岡本織物 和服變裝

這次前往京都,事先就計畫當個偽日本人,於是選擇了在已經開業一百八十多年,網上素有好評的岡本織物

離預計拍照的景點清水寺也非常近

為了保持整天拼戰的元氣,雖然從旅館走過來約莫二十多分鐘,花了八百日幣搭計程車,
把事先印好的地圖交給司機,設好導航,在小巷中穿梭,將我們送至岡本織物本店正門口 (閱讀全文…)

[ Kyoto ] 京都美食 漁師居酒屋 井川丸

來到京都的第一天,雖然驚嘆於南禪寺之美與永觀堂的夜楓,

不過從台灣的溫熱來到京都時度以下的低溫,日落之後更是有點吃不消

搭地鐵回到熱鬧的四條河原町,說是熱鬧,其實跟東京大阪也相去甚遠

大街旁都是百貨公司與服飾名產店,於是進入小巷中尋覓

不多久,發現位於錦市場附近的平價燒烤居酒屋井川丸,由於在旅遊手冊上依稀記得看過這一家的介紹

是水產公司直營的海鮮居酒屋

於是就勇敢的衝了 (閱讀全文…)

[ Kyoto ] 京都景點


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京都旅行

Rimowa 873.40 Salsa Business Trolly Multi Wheel

老婆上課的新書包

電腦,iPad , 筆記,書,一次搞定

(閱讀全文…)

Graham Oversized

(閱讀全文…)

1/18 Alfa Romeo Montreal V8

 

Alfa Romeo 於1967年加拿大蒙特婁車展中首度展示了由Bertone 設計工作室的Marcello Gandini 所設計的Montreal概念版本,

由於曾經設計出 Lamborghini Miura、Countach與Diablo,Lancia Stratos、Fiat X1/9、Citroen BX以及第一代的Maserati Quattroporte等等,

Gandini 當時可以算是如日中天的設計大師, 也因此,

有著特殊的掀蓋頭燈設計、車窗形狀、引擎蓋上的倒三角氣壩與C柱上的醒目散熱閥等等設計元素,

Alfa Romeo Montreal 也站上了車壇經典的舞台。

概念版本的 Montreal 底盤來自於 Giulia Sprint GT , 而配置了 Giulia Ti 的 1600cc 引擎。

 

1970年Montreal量產車型於日內瓦車展現身,車型為雙門2+2座,後輪驅動,配置來自於 Tipo 33 Stradale 的2593 cc V8噴射引擎,這也是 Alfa Romeo 首次將八缸引擎配置於量產車上

最大馬力200hp,0-100km/h 加速 7.4 秒,搭配五速手排變速箱,極速可達 220km/h

直到1977年停產前,總計銷售了大約4000輛,留存至今,都是收藏家車庫裡的珍藏

 

(閱讀全文…)

1/18 Alfa Romeo Alfetta 2000 GT Veloce ( GTV )

 

Alfetta車繫於1972年上市,原先只有四門房車 Sedan 車型,之後由Giugiaro/喬治亞羅設計了雙門的Coupe車款,在1974年推出時稱為Alfetta GT,兩種車款,採用相同的機械結構與底盤。

Alfetta底盤設計可以算是歐系車的經典之作,前輪採雙A臂設計,使得車輛在過彎時,保持輪胎與地面垂直,獲得最佳的貼地性。

後輪則為特殊的戴迪翁式De dion 設計,懸吊橫向連桿掌握過彎時的左右側傾,加強極限過彎的穩定性,其中後懸吊更巧妙地將後輪煞車系統、差速器與變速箱整合於後軸中央,

在前置引擎、後輪傳動的架構之下,車身前後配重達成50:50的完美比例,也使得Alfetta具有超高水準的動態性能與平衡性。

 

雙門的Alfetta GT車系,在1976年GTV2000車系問世後,泛稱GTV車系,事實上應該有GT1600、GT1800、GTV2000等等車名差異,

之後1977年為了強化動力,導入了具有雙化油器/四喉燃料供應系統的2.0升引擎,動力輸出122bhp。

 

這個底盤設計從Alfetta出現後延續到GTV車款,之後出現動力更為猛暴的GTV6 V型六缸車系,隨後也由相當經典的Alfa Romeo 75車系繼承。

 

(閱讀全文…)

« 上一頁下一頁 »